《兰亭序》不但是书法名作,
其内容亦十分可观,
所以是语文课上的必修文章。
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……”
你是否还记得呢?
今天奉上《兰亭序》全文书法,
并附大致的译文和点评,
和大家一起重温《兰亭序》,
体味不一样的味道!
冯承素神龙本《兰亭序》
神龙本《兰亭序》,
出自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,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,
是公认最接近原作的摹本。
标点与难认的汉字均有标注。
首先交代时间、地点、人物和事由:
永和九年,也就是癸丑年,
我们到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,
集会修禊(到水边祈福消灾)。
各路才子会聚一处,
年少年长济济一堂。
此地有山、有树、有林、有竹,
还有清澈湍急的溪水环绕左右。
我们便引水流觞,
安坐一旁。
虽然没人给咱弹个琴、唱个曲,
但喝杯酒作首诗也是相当痛快啊。
然后从描写环境转移到议论抒情:
今儿真是好天、好风、好空气。
抬头看世界那么大,
低头看万物那么多,
实在是眼界大开,
极尽视听之娱乐,
真是太畅快了!
冯承素神龙本《兰亭序》单字高清欣赏:
《兰亭序》是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行书作品,在技法上,几臻完美,成为后来行书法的典范,有“天下第一行书”之誉。王羲之(303—361)字逸少,号澹斋,原籍琅琊临沂(今属山东),后迁居山阴(今浙江绍兴),官至右军将军,会稽内史,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,被后人尊为“书圣”。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,人们称他们两为“二王”,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,因曾任右军将军,世称“王右军”、“王会稽”。代表作品有:楷书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草书《十七帖》、行书《姨母帖》、《快雪时晴帖》、《丧乱帖》、行楷《兰亭集序》等。
这幅书法用笔中锋为主,笔画多露锋,表现细腻,牵丝流畅优美。字的结构,体势纵长,左低右高。字的大小相应,长短相间,虚实相生。布局上纵有行,横无列,每行又有摇曳动荡,变化多姿。最难能可贵的是,从《兰亭序》那“不激不厉”的风格中,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、深厚的传统功力、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,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。